10月20日,“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研讨會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中山西路校區舉辦。本次研讨會系上海市社聯第十八屆學會學術活動月主題活動之一,由上海市科學社會主義學會、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和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中國知識體系構建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原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鄧純東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專家林建華教授,上海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李志民,上海社會科學雜志社社長、總編輯、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姜佑福研究員,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會處梁玉國處長,同濟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徐蓉教授,上海市委黨校科社教研部主任、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秘書長陳方劉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與戰略研究所所長、公共管理學院郝宇青教授,上海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上海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黃福壽教授等來自國内知名高校和科研單位的百餘名教師、理論工作者應邀參會。會議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劉經偉教授主持,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黨委書記、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上海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長、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中國知識體系構建研究中心主任解超教授書面緻辭。解超首先代表會議主辦方對參會嘉賓和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并對會議研讨的主題和召開研讨會的重大意義進行了具體闡釋。他指出,召開本次研讨會對進一步學習好、闡釋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具有重大意義,本次研讨會選題“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旨在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基礎和前提,引領大家通過深入研究,為服務國家戰略,為推動改革、凝聚共識、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他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改革發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理論指導,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擔負起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進黨的創新理論的體系化學理化的曆史重任,是我們不可推卸的學術使命。
在專家報告環節,李志民從曆史和實踐的維度,深入解讀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和主線,并從上海作為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的先行先試點出發,指出應以經濟改革為牽引,以“五個中心”建設為聚焦,從培育世界一流企業、航貿數字化、全國統一大市場、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教育科技人才、深化黨的建設等方面,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重點改革的領域和發展方向;鄧純東教授指出,要确保改革的順利推進,取得預期效果,就必須充分認識制度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以一系列科學的規範的制度為保障,将創新的理論和思想制度化,全面貫徹落實“實事求是”原則,明确執行制度的價值目标;林建華教授指出,正确認識“三對矛盾”,推動“三個更好相适應”,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訴求和智慧,我們尤其要重視對黨的三個三中全會的系統研究;姜佑福研究員以“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内涵”為主題,從哲學的高度,對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路徑進行深入解析,探讨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新内涵,并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态,應當在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态學說和社會權力學說的框架下進行闡釋;徐蓉教授從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入題,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問題、實踐問題和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進行闡釋,深入探讨了文化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之間的關系,強調隻有将文化建設做強、做好、做深,才能更好地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陳方劉教授以“系統把握上海文化體制改革的方法與原則”為題闡發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上海文化建設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應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曆史實踐和當代實踐,應堅持守正創新,守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守“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守中國共産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郝宇青教授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為主題,從中國深化改革的内部和外部環境的分析為切入點,指出要以制度建設為中心,特别強調要重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加強頂層設計,進行總體謀劃,進一步深入全面深化改革,破立并舉,先破後立;黃福壽教授以“政治與經濟互動關系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為主題,指出高質量的制度體系是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關鍵,中國共産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改革發展的意識主動性,應繼續發揮曆史主動精神,充分發揮政治對經濟的能動作用,善用技術賦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國家治理效能,推進包容性制度建設,以進一步激發人們的創造活力;劉經偉教授以“略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話語體系建設”為題,指出生态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話語體系建設包括四方面重要内容,一要加強建設實踐,二要深化理論創新,三要創新話語内容,四要改進表達方式,不斷改革創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态文明話語體系建設走向深入。
與會專家學者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基本指引,以服務國家戰略、推動改革、凝聚共識、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為目标,結合當前國内國際形勢尤其是國内建設實際,從理論闡釋、實踐建言等多方面踴躍發言,深入交流,成果顯著。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攝影 蔣沁心 和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