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主頁| 後台管理
最新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動态 > 正文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與思政課改革創新”研讨會
發布日期:2024-10-28    作者:高瑩、張士引

為充分發揮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對思政課改革的指導作用,不斷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2024年10月26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上海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形勢與政策”分教指委、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劉經偉)聯合舉辦了“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與思政課改革創新研讨會”。教育部高校思政課總教指委主任委員、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北京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孫蚌珠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劉呂紅教授,上海教科院德育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兼副院長宗愛東研究員,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南京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王剛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副主任李輝教授,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海南省高校思政課教指委主任委員、海南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常務副院長陳紅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指委委員、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電子科技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吳滿意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河北省教學名師、河北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安巧珍教授,黑龍江省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哈爾濱商業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陳江波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蘭州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蔡文成教授,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江蘇省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蘇州大學田芝健教授,江蘇省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江蘇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河海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張靜教授,黑龍江省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黑龍江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王秋教授,上海市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上海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葉海濤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特聘教授王永貴應邀出席會議。會議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上海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兼“形勢與政策”分教指委主任委員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劉經偉教授主持。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黨總支書記萬金城緻歡迎辭。他表示,本次研讨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教育引導青年學生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鬥者。他認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提供更加強大的思政引領力的重要渠道。我們要不斷增強思政教師的勝任力、思政課程的影響力、教學資源整合力、教學條件保障力,在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培育中持續彰顯思政引領力的實踐效應,為建設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争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提供理論支持和現實支撐。

孫蚌珠基于新中國成立以來高校思政課發展的曆程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政課的重要論述,闡釋了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全國教育大會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改革的路徑。宗愛東認為,本次全國教育大會解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動力問題。上海作為思政課改革的前沿陣地,要切實運用改革場景和紅色資源拓寬實踐育人空間,鑄牢網絡育人陣地,提高思政課引領力。上海将從校外教育立法、系統挖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論述中的思政資源、畫好上海思政課實踐資源圖譜等方面推進思政課改革。劉呂紅結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推進會精神,從思政課創新體系效能全面提升的角度,深入闡釋了人的培養體系建設、人的全面發展體系建設和思政課改革創新之間的關系,強調要加強對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學理化和學術化闡釋,以此提升思政課改革的有效性。王剛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出發,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論教育》這一著作的主要内容,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要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來展開。李輝闡釋了教育強國思政引領力的内涵及表現,強調思政引領力中的思政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引領力包括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引領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引領力、立德樹人根本目标的目标引領力等方面。陳紅認為,思政課教師要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堅定共産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國式現代化信念,既要做精通專業知識的“經師”,又要做涵養德行的“人師”,在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方面做表率,争做校園裡最美的“大先生”。吳滿意認為拓寬網絡空間、提高網絡育人實效,要通過提升語言轉化能力、提高育人實效體系優化水平等措施來實現,同時,他認為思政課教師要在用情、用心、用力營造好網絡精神家園、赢得網民、赢得未來方面積極貢獻力量。安巧珍梳理了教育家精神的提出過程及其内涵,強調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六個下功夫”論述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科學内涵;思政課教師要從争當四有好老師,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争做教育家,增強思政引領力等方面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陳江波以基于教育強國建設的思政課的育人使命為主題進行發言,強調思政課教學要以引導青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自覺擔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為導向,探索改革創新路徑;要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思政課建設内涵式發展,全面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實現“知、情、意、行”相統一。蔡文成分析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培養的人才在政治素養、理論素養、曆史素養、實踐素養、方法素養、科技素養和國際素養等方面存在的短闆,提出并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馬克思主義馬院何為的重要命題。田芝健指出,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要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從全體系優化、全學段貫通、全過程育人、全學科系統、全要素集成等方面深入探究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實現路徑。張靜從紅色檔案的教育價值和心理功能、教育對象接受紅色檔案的心理機制、推動教育者助力紅色檔案有效融入思政課的引導等方面,深刻闡述了研究紅色檔案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發揮檔案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中重要作用。王秋從大思政課、大實踐、大整合等視角闡述了對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理解,強調要明确大思政課之“大”的内涵,大實踐之“新時代”變革、大整合之“其他課程和思政課的協同”。葉海濤從思政課内涵式發展之教師能力素養提升和突出教學優先評價體系構建等方面進行發言,強調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尤其在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闡釋了教學優先評價體系的邏輯結構、基本内涵和落實路徑,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思政課教師評價體系的設想。王永貴認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和“教育強國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争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分别是對教育強國政治屬性、建設方向和本質内涵的規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對人的全面發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都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信息
松江校區:松江區文翔路2800号 浦東校區:浦東新區上川路995号 徐彙校區:徐彙區中山西路2230号
版權所有 伟德国际(betvlctor·1949)始于英国-Macau Bellwether
技術支持 上海時光基業軟件有限公司
Baidu
sogou